臺 中
TAICHUNG


圖:本站自繪



市旗

沿用自省轄市臺中市市旗。


市府旗

 圖:臺中市政府

沿襲省轄市臺中市於民國96年(2007)8月1日啟用之市府旗。旗中的圖案為臺中市政府府徽,臺中市政府所做的介紹如下:

設計理念是以臺中市最具歷史文化代表性的「湖心亭」為主軸,重新賦予亮麗的色彩,並以簡潔流暢的線條來勾勒湖心亭的造形之美。 
而「湖心亭」的線條,象徵臺中市邁向國際大都會的「現代大道」,起點不同顏色的色塊,代表百萬市民,共同為我們的臺中市的國際化攜手努力、共創未來。


市旗徵選

民國105年(2016),臺中市政府因市旗遭網路評議為最醜市旗,以「省轄市時期的旗幟已不能代表合併後的大臺中直轄市」、「臺中即將舉行2018世界花博與東亞青奧,希望市旗能向國際展現臺中」、「希望市民都能踴躍參與產生新市旗的活動,表達個人意見」三項理由,舉辦「台中好新『旗』 i-Voting自己選!」市旗徵選活動,先向全國徵集市旗設計稿,再經由臺中市民進行兩階段網路投票選出第一名成為新市旗。

徵稿時間為10月7日至12月15日,民國106年(2017)1月1日至14日進行第一階段投票,選出前十名進入2月2日至8日的第二階段投票選出第一名。投票資格限定年滿十六歲(民國89年12月28日前出生)之臺中市市民,第一階段每人限投一次、最多可投十票、每票必須投給不同作品,第二階段每人限投一票。第一名得主可獲獎金八萬元及實體市旗一面,第二、三名得主分別可獲獎金三萬元、一萬元。

由於此次徵選標榜不設評審、百分之百由市民選出,第一階段投票含原市旗在內共有八百九十五份作品。進入第二階段的為趙緯良、劉昱佑、張文山、詹宗穎、陳音霓、張文諺、盧韋延、陳雅文、陳郁婷等三人(陳郁婷、方邵廷、吳韋志)、楊雅智的十份作品。市政府於2月18日公佈結果,由明台高中室內設計科教師張文諺的作品奪冠,第二、三名分別為盧韋延、楊雅智。


臺中縣

 圖:臺中縣政府

黃底,中置縣徽與「台中縣」字樣。舊臺中縣政府網站介紹縣徽由第一屆縣長林鶴年設計,縣徽最上面的圖案不是王冠,而是中縣的「中」字;下面的圖案分為二半,分別代表山線與海線;紅、藍分成兩個對角,代表豐原、大屯、大甲、烏日等下區;火炬代表自由、民主;縣徽全圖所用色彩與國旗相呼應。


合併前的臺中市

市旗

黃底書寫紅色「臺中市」字樣,啟用時間與由來不詳。現今直轄市臺中市沿用此旗。

市徽市旗徵選

臺中市市徽,以「中」字變化而來,圓形表示團結一致。啟用於日據時代大正10年(1921)臺中市役所辦公廳落成,經由公開徵選產生。

臺中市政府於民國92年(2003)以「強化都市行銷,建立臺中市品牌識別形象,以表現『新臺中』的整體特色,因應新時代需求」及「市徽稍顯不符現代意象風潮,為配合都市發展,期藉由市徽、市旗的公開徵選,由創意表現的視覺影像,活化臺中市嶄新形象」為由,舉辦市徽市旗公開徵選活動,於4月24日至5月30日徵稿,再由評審委員會先初選出二十件作品再複選出十件作品進入6月16日至7月13日的網路票選,以複選成績佔三分之一、票選成績佔三分之二的方式決定名次,選出優勝獎一名、佳作獎二名、創意獎二名,分別可得獎金十五萬元、五萬元、一萬元。

徵稿階段共得九百九十件作品,扣除八十四件資料不齊及二十六件逾期,共八百八十件進入6月13日在市政府中山廳的評審會,由十名評審委員投票初選,第一階段投票選出兩百件進入第二階段再投票選出二十件進入複選;複選階段以主題理念、創意表現、設計水準及應用發展等層面為二十件作品評分,取前十名進入網路票選,全國民眾階可投票,並以身分證字號控管每人限投一票,而且網站不顯示出每件作品當下的得票數以免影響投票者的選擇意向。

為期四週的票選有將近五萬人投票,評審委員會於7月30日召開第二次評審會議,多數評審委員雖然肯定各件都是優秀作品,但都無法完整呈現臺中市的都市樣貌、區域特色以及人文內涵,看不出臺中市獨具的都市性格以及文化傳承,因此最終決議優勝作品從缺,市徽與市旗皆維持原樣未更動。佳作獎則由編號三八六及二五七的兩件作品獲得,創意獎由編號六六一及八四的兩件作品獲得。 

市府旗

啟用於民國96年(2007)8月1日,現今直轄市臺中市沿用此旗。


相簿